地址:邵阳望亭镇迎湖工业园万
电话:0512-65387900 / 65386902
传真:0512-65808405
手机:13991765433
联系:李先生 罗小姐
 
  行业动态
 
家私行业动态省知识产权局
2013-12-13 14:59:27

  “我们的产品也被模仿过。如果只是设计上的相似而不涉及品牌追究起来反倒伤了和气。”一位从事家具销售的业内人士说。

  “谁说我们抄袭我们有专利证书是自主设计。”一位被指称抄袭了他人家具产品外观的企业负责人辩称。

  眼下家具产品的外观设计已经渐渐成为家具产品的核心由于国内家具原创设计刚起步知识产权体系还不成熟在面对同质化竞争、抄袭等乱象时国内品牌家具企业只能满腔无奈。

  去年月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家具展成了“打假阵地”。厂商在展会开幕首日向上海家居展会组委会相关部门提交了申请指称参展的另一家家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几款家具涉嫌外观设计专利权。

  次日在经过个小时的论证与比对后上海家具展知识产权律师判定抄袭不成立。相关人士表示比对结果双方产品外观和线条等细节有多数不同同时具备专利证书。

  近几年来各大展会上都可以看到“山寨”家具的身影,“无不成展会”似乎成为家具展的代言。“山寨”家具屡次被指认但最终是谁抄袭了谁的设计创意谁也说不清楚。

  对此某行业权威人士说由于家具专利官司胜诉赔偿金额相对不高、时间跨度较长、产品生命周期短等因素一些家具企业面对专利侵权时感到“很无奈”。“”不仅难也很累。

  日前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大型家具城发现家具款式大同小异。在汶水家具城的一家欧式家具展厅里一款实木床价格逾万特点就在于两头床板的雕刻工艺繁复。可在同一楼面的另一家展示厅里雕刻的图案由玫瑰改为牡丹床的款式看上去差不多价格只有多元。在家具城里品牌不同的家具外观上相似度达以上而价格却千差万别。

  奉贤区奉城镇新奉公上数十家家具加工厂沿街而设。在一家堆满半成品木质餐椅的门店里老板对于询问的顾客十分热情。记者走入这家店铺一眼就看到办公桌上放着厚厚一摞样品册每一本都是不同品牌的家具生产商印制。老板示意顾客随意查阅,“只要你看中我们都可以做”。

  有近二十年家具行业从业经验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很多家具公司一开始发展时并不重视知识产权导致了后来仿冒的非常多。仿制家具的厂家一般是几个人的小作坊生产条件比较差。为了能节约成本现在有不少品牌家具厂会将自己的产品外包给其他的小厂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仿冒的、贴牌的就都成为可能。”

  李先生是国内一家知名家具公司的设计师毕业于同济大学。他告诉记者设计师在设计一套家具时要耗费很大的心血但款式更新快现在家具行业不重视家具的设计不愿意花这血本去请设计师最终就造成了直接抄袭他人的作品这种恶性循环让家具行业的仿制风越来越盛。

  据法律界人士介绍目前我国针对家具产品外观设计进行的法律、法规非常多主要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有。其中专利法对家具产品的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进行专利权;著作权法对具有独创性的家具外形设计和家具产品的设计图进行;商标对家具产品的商标权进行。

  上海律师傅敏燕分析说根据著作权法生活中所使用的这类家具属于实用艺术作品即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部分企业根据客户需求仿造他人的设计作品实际上是直接了他人的著作权。如果人就该实用艺术作品申请了外观设计那么这些仿造者还涉嫌他人的专利权。即便人没有将其实用艺术作品申请外观设计这些实用艺术作品仍然受到著作权法作品人可以根据著作权法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责任。

  傅敏燕认为在中国作品登记是属于自愿原则的谁申请即登记谁的名字在效力上在先登记者默认为人。当然由于著作权的“门槛”比较低因此人在过程中若仅依据登记作品来也是有风险的。如果生产企业在仿造实用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还贴上商标而进行销售则情节更加严重涉嫌违反了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情形严重可能还会涉及刑事责任。

  来源:法制日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C)兄弟家私有限公司  | 建议电脑设置分辨率1024*768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