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欧洲家具厂商代表教消费者如何鉴别真品和仿制品。本报记者 倪华初 摄
点击查看更多家装图片
2005年,进口高档家具成了家具行业新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
从年初达芬奇家具号称每月出资百万元专门开辟一条国际长途打假热线开始,似乎就已经透露出了今年进口高档家具的“大事记”必然和打假有关。
7月份,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具企业的7位老总就专门带上了1000万元的专
项打假基金,开始在、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进行打假行动。
年底,进口高档家具打假又再度被提上日程———来自5个国家的40家厂商首次集体进京求援,并正式把求援信递交市工商局、市消协等部门,以请各部门协助各厂家的在华权益。
除了无处不在的进口高档家具“打假”以外,高档家具的经销商们还弄出了显示其身份的“名人专场”,开辟专门为名人服务的时间。在“名人专场”里,普通的消费者是被拒之门外的,也正是因为这个“专场”,达芬奇家具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
回看进口高档家具这并不平凡的一年,你会突然发现:以往看似一潭死水的进口高档家具行业,今年格外的“灵动”起来。
-重头戏 40进口家具厂商进京求援
“事件回放”
11月24日,来自5个国家的40家家具厂商首次集体进京求援。把内容为“阐释仿冒造成的危害和仿冒的各种现象,请求规范市场惩治侵权厂商,完善相关法律”的求援信递交市工商局、市消协等部门,以请各部门打击假冒产品、协助各厂家的在华权益。这是国外厂商首次集体依据有关法律申请市场。
对此,市工商局表示将联合市消协、中国家协等部门,规范进口家具市场,加大对仿冒家具的打击力度。
“年评”
近年来,中国进口家具市场发展强劲但是良莠不齐,由于进口家具价格高昂,但销售行情比较好,获利也比较高,许多国内生产的家具便打着进口的牌子在国内销售,对消费者和原厂家的利益都造成损害。想要进口高档家具市场健康发展,必须对此下一些工夫,消费者和厂家的正益,让行业也能有个良性的竞争和循环。
———朱长岭,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
-其他剧情 国际“打假”电话
“事件回放”
3月21日,达芬奇家具在开通了首部直通美国和欧洲40多家著名家具厂家的免费国际长途电话。通过这部打假电话,消费者可以与家具生产厂家直接对话,为所选购的高档进口家具“验明正身”,从根源上辨假防假。
“年评”
打假电话的开通,是商家积极规范自身行为的表现。但是,对许多消费者来说,和厂家在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就足以让他们放弃这种沟通了。
千万元打假基金
“事件回放”
7月初,受50家欧美家具制造商之托,来自西班牙、
行动。
“年评”
这个打假活动到最后似乎没有了踪影,1000万元的专项基金也没有听说到底怎么使用。由此看来,很多打假活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的还是步履维艰。
-主角
王建国,70多万元买到假名牌
王建国是一名广告公司经理,有一套花70多万元买的西班牙MOVI家具。
年初开通了打假热线后,他特地让公司一个学习西班牙语的女孩帮我打了个电话去查查。“不打不要紧,一打问题就出来了,那套70多万元的东西竟然是假的!”王建国说。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每次找商家,总是被过去,把我气得够呛。现在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评理,只好当自己花钱买了个教训,懂得以后买之前要先看凭证和打电话过去验证这些手续了。”王建国只能从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还有一件事也让王建国很不舒服,就是发现进口高档家具也开始歧视人了。
他说,他曾见过达芬奇一个这样的告示:“本超市在非正常营业时间对演艺界名人、著名节目主持人开设名人专场,营业时间内电话预约到场时间,届时恭候。”
“凭什么他们就可以享受到这种待遇,而其他人就不能呢?这明明就是歧视。”王建国有些地说。
-续集 打假仍是行业关键词
家具设计师顾荣表示,根据今年的一份数据显示,现在的进口高档家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假的,真品的比例只有可怜的30%左右,相信明年打假仍旧是行业的关键词。
他说,其实今年也有一些大的国外品牌进入国内,但由于大多数人普遍对这些品牌都不了解,明年,应该有更多的商家会把精力放在普及知识。而消费者在购买这些高档进口家具的时候也会变得更加和明确。
顾荣认为,明年是意大利年,估计意大利的商家和品牌可能会有一些动作,这个可以拭目以待。
挂羊头卖狗肉 进口家具黑幕多(附图)
进口家具一半为假 企业老总专程来京打假
进口家具也有“李鬼” 消费者购买要当心
买进口家具要看“原产地”证明
买进口家具要辨别(附图)
美国从中国进口家具数量最多
延伸内容: